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萌发逃避的一种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首先应该了解产生这种心态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1.因厌其师而倦其道
现实中,有不多学生的总体素质较好,但由于心理的问题,而导致厌学,成绩下滑。为何成绩下滑?因厌其师,才逆其道,这是事实。由于教师在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支配下,对学生说了些过头的话,做出了某些过激的行为,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因为对老师的反感而讨厌上老师的课,极力回避与老师的接触,最终发展到对某一科目的厌学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习自觉性低,基础差,学习上缺乏自信心;又不能持之以恒;并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习,都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原因。好的学习方法会给学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好的学习方法则会给学生在学习上增加许多的阻力,不断的挫败感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受到来自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同时又不知道怎样与教师密切配合和交流。导致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由于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业成绩不良,会造成精神苦闷,就会觉得学习不下去,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优点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矫治和帮助。使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增长自信。
3.过分看重分数
许多老师和家长都十分看重学生的分数,以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导致学生自信心的不足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学生的分数只能代表学生某一段学习情况,而不能作为全面评价学生的标准。老师和家长不应该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该形成一套更具客观的更合理的和更全面的评价标准。老师和家长应从不同的方面表扬和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信心,而不是单从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但增强了,而且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4.人际交往问题
有些学生由于性格的原因,在人际交往方面较差,不能正常地与同学进行交往。经常与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又不能很好地处理,最后导致同学们都不喜欢与他交往,缺乏同龄伙伴的关心。从而感到在学校没意思,因此产生了厌学心理。再者有些年龄较小的学生因受到大同学的威胁而又不知该如何处理,从而对学校生活产生了恐惧,开始逃避上学最终也会产生厌学的心理。结交不良朋友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学生在学习期间社会交往群体的好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对于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这个群体成员的学习状态。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结交的是一个消极的群体那么在这个群体中的学生对于学习的感受就会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感觉,在这种环境中的学生就会产生不爱学习甚至厌恶学习的想法。
5.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
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自然也就不会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盲目性,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该怎样去学。有的学生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习。因此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是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只是机械地应付,所以在遇到困难时就产生了逃避的想法。设置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产生自信心。自然就有了自信心。有些家长怀着望子成龙的心情而为孩子指定了较高的目标,过高的目标从容易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失败后挫折感往往会使学生丧失信心,造成欲速则不达的效果。多次的失败则会使学生对学习目标产生恐惧心理,最终导致厌学;目标定得太低实现起来过于容易又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所以目标的制定要明确为中等难度,可以近期达到,这就要求家长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会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反之则导致学生的厌学。
6.望子成龙
望子成龙是所有家长共同的心愿,但是实现美好愿望的条件往往是加在学生身上过重的学业负担,如果过重的学习负担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就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家长为了让孩子将来有一个好的前程,就拼命给学生施加压力。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精神压力,以致学生完全不能承受,学生对于家长的这种做法不能理解从而产生反感,从对家长这种做法的厌烦发展到对学习的厌烦,最终发展到厌学。
个案分析:初二孩子突暴躁 厌学来袭如何应对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刘辉报道:武昌的曹先生来电求助:“一向听话的儿子突然就厌恶学习了,真不晓得怎么办才好。”
曹先生称,开学没几天,读初二的儿子小伟在一次放学回家后显得闷闷不乐,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做家庭作业,而是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卧室里,半天没动静。曹先生推门看到,儿子趴在床上似睡非睡。曹先生随口说了一句:“还不快做作业!”小伟突然对着父亲咆哮起来:“就晓得嚼,我再也不上学了!”
曹先生一下子惊呆了。平时听话的儿子此时像变了个人似的,脸涨得通红,一副怒不可遏的模样。问儿子为什么不想上学,儿子死活不肯讲,只是不停地嚷嚷。
为弄清楚儿子情绪波动的原因,第二天上午,曹先生第一次主动给儿子的班主任打电话。交流得知,儿子最近的课堂表现很糟糕,数学、科学还有英语等科目老师反映,小伟学习很吃力,无法及时消化老师所讲的内容。“初一期末考试你儿子考得很不理想,个别科目在班上还是倒数第几,家长得加强督促啊。”末了,班主任给曹先生“敲警钟”。
曹先生不无后悔地说,孩子进入初中后,生怕儿子学习上产生压力,夫妻俩平时在家很少主动提及学习、成绩等敏感字眼,压根不清楚儿子的期末考试情况。好在儿子从小学开始就老实听话,回家后自觉做作业,家长几乎不怎么操心。“我以为这就是在为孩子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看来我的方法错了。”曹先生感到疑惑的是,把孩子管紧了吧,怕孩子有压力,管松了又出现这样的局面,不知道这个松紧度该怎么把握。
卓刀泉中学校长许学武认为,初二是初中生产生两极分化的关键阶段,课程多了,学习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大了,学习品质好的学生开始显山露水,学习被动型的学生很容易掉队。曹先生的儿子很可能因为学习上的挫败影响到心理,又没有及时得到排解,压力过大而想到弃学。家长应该细心疏导,可以问他不想读书,那么想做什么,有什么打算、计划,然后仔细反驳他的观点,让他自己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争取让他自己要求回到学校,那样就能事半功倍。
至于管教孩子的松紧度如何把握,许校长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事无巨细过度操心,整天唠叨。家长平时和孩子要多交交心,了解其学习状态。当儿子情绪异常时,家长要学会做一个心理疏导师。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3-2014 襄阳市博爱幸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QQ:694489439/1204346338 技术支持:飞鱼
手机:13886295123 手机:13135866522 座机:0710-3716818 网址www.xiangyangboai.com 鄂ICP备14018788号-1
地址:襄阳市襄城二桥头山水檀溪明园2栋1单元703室(博爱心理咨询机构)
分公司:宜城博爱心理咨询机构、谷城博爱心理咨询机构、保康博爱心理咨询机构
分公司:枣阳博爱心理咨询机构、南漳博爱心理咨询机构、老河口博爱心理咨询机构